最近,有些讀者投書主張原住民電視台的台長不應該由非原住民擔任。筆者認為,此一論調乍聽似乎有道理,卻將問題過度簡化。
原民台傾向於用原住民,客家台用客家人,原因不是血統,而是因為不同族群的人 不易瞭解少數族群的文化,當然就不易勝任。從這個角度來講,主要還是專業的需要,而不只是血統考量。     因此公視的遴選委員會初選選出兩位原住民,一位漢人,這個名單送到董事會,應 是經過詳細考慮,才選擇虞戡平導演的。我與虞君雖不熟,但共同開過幾次會,知道 他與原住民部落有長期的互動,拍了許多原住民紀錄片,近年更培育不少原住民影像 人才。他對原住民文化的熟悉,以及他的影像專業,可以協助原民台在草創時期打好專業基礎,好好培養領導人才,將來才能健康地發展。
    在絕大多數是原住民的電視台中,有一位非原住民的台長,只要他無私心,不但無 礙於所謂原住民族的自主性,說不定更可以促進原漢對話,讓原民台的節目更能深入 台灣社會。
    公視董事會敢冒「政治不正確」的誤解,一定是深刻瞭解到虞君的這些能力,正是 這個階段原民台所需要的。那麼,面對批評,公視董事會應該負責任地為自己的決定 辯護。讓虞台長自己承受這些批評,並不公平。

刊於2006.08.16 中時時論廣場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公視紀錄片『有怪獸』將『灌票事件』與『置入性行銷』的真相曝光,可以說是媒體自我批判的起點。
     媒體應該報導事實,捏造事實是媒體的滔天大罪。2000年總統大選,才剛開始開票,電視台就報出幾十萬張,隨後一家比一家高,其實都是捏造的數字。到了2004年大選更肆無忌憚,除了公視與中視外,沒有不灌票的,甚至還有灌爆(報票衝過頭,超過最後票數)的荒謬現象。     更糟糕的是,媒體將自己的主觀期待灌入票中,以致連宋一路領先(根據中選會,扁呂始終微幅領先),直到最後灌爆,不得不往回調時,主播只好說是「局勢突然逆轉」以為掩飾。有心人則指控是作票造成「逆轉」,後來泛藍群眾的騷動,電視灌票有很大的責任。
    『有怪獸』將這段荒謬的歷史生動重現。灌票者看到不知會不會良心不安。廣電教授們應該發表聲明,要求那些主播集體請辭下台,也應將『有怪獸』拿到課堂上,警惕未來的記者、主播不要再犯這樣可恥的錯誤。
    電視灌票被揭發,以後大概不敢再囂張。但假新聞仍然橫行,主要的原因是置入性行銷,即將政府或企業的宣傳,打扮成客觀的新聞播出。片中一位電視主播坦承,兩小時的報導就有五則置入性新聞。一位中時退休記者也指出報社以座談之名出賣新聞版面。民主政治讓人民透過選票行使主權,明智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充分而正確的資訊上。媒體為了廣告費,不惜腐蝕民主的基石。這種邏輯跟為了賺錢不惜販賣病死豬肉,一樣的野蠻。
    好在還有一些有良心的記者。他們或許也犯過錯誤,但知道那是不對的,因此肯在片中挺身作證,讓我覺得媒體自律還有一線生機。遺憾的是,中時黃肇松社長在片中指著那位退休記者說,「妳不也寫過置入性新聞嗎?」翻成白話就是,「大家都是共犯結構,不要互相揭短。」
    置入性行銷必須從源頭遏止。政府是置入性行銷的最大客戶,蘇院長應該宣示,政令宣導應以廣告為之,不得作置入性行銷。這樣不但會贏得社會的掌聲,而且是對媒體改革及民主政治的一大貢獻。
    『有怪獸』也檢討公視的「羅大佑事件」。羅大佑在一個節目中演唱「阿輝仔飼著一隻狗」,引起台聯立委抗議。公視高層馬上停播道歉,在片中被批評為屈服於政治壓力。我認為導演並未掌握住真正的爭議點:公視不是不應該道歉,而是不應該只是道歉。
    公視可以播出對政治的批評,但不宜播出人身攻擊(不管是對李登輝,還是馬英九)。節目部製作人和經理容許這種沒品味的畫面播出,不是不懂公共價值,就是意識型態偏頗,違反社會中道思考。公視應該藉機內部討論何謂公共價值,建立新的機制,然後才為自己無法堅持品味向社會道歉。公視急切地道歉以求息事寧人,將來記者就不敢有任何批判性的言論,由下而上的媒體自律就更不可能了。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譯自 "The Work of Nations" by Rober B. Reich

Chap. 14 The Three Jobs of the Future

    作者Rober B. Reich是Brandeis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曾任柯林頓總統的勞工部長﹐他的其他著作包括:The Next American Frontier, Minding American's Business,Locked in the Cabinet,Future of Success 等。本書是討論全球化對美國經濟與美國勞工的衝擊﹐第14章討論工作形態的改變。    下一世紀民族企業與民族經濟將消失﹐唯一留在國界之內的是人民。國家的唯一資產是其人民的技能與見解。全球化經濟將使得具有技能與見解的人獲得較多的財富﹐缺乏技能者的生活水平將下降。在全球化市場上得意者﹐他們的民族意識將逐漸崩解。國家的主要政治任務就是處理全球化的離心力所造成的崩解作用。
    我們想像有個民族經濟﹐一個命運共同體﹐大家同舟共濟與其他國家的民族經濟競爭;國家的經濟成長取決於國家資源如何有效地運用﹐且將決定人民的福祉。可惜﹐這樣的想像並不符合現實。

命運共同體的瓦解

    一般討論美國經濟,大多是指通用汽車公司、美國汽車產業、美國製造業、或者美國整體經濟的競爭力。這些角度現在都已不適用。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九九九年九月,民進黨曾經舉辦政黨轉型國際研討會,參加者包括歐洲社會民主黨及美國民主黨的代表。他們對民進黨有些有趣的觀察。
     義大利社會黨的Vecchi說,「反貪污」雖然重要,但也很危險,因為選民會用更高的標準檢查你。義大利曾發生一件跨黨派醜聞,貪污的大多是右派黨議員,社會黨只有幾個人涉案,卻在次年選舉付出慘重代價。民進黨現在的處境正是如此。     瑞典的Thorwaldsson說,他注意到民進黨很少談「價值」。瑞典社會民主黨花了一整年時間討論究竟是自由,還是平等重要?最後結論,必須透過平等來獲得自由,並據此制訂政策。社民黨在歷次選舉能獲得全部藍領勞工及大部分白領受僱者的支持,不是沒有道理。
     民進黨的問題不在於清不清廉,而在缺乏執政哲學。如果總路線清晰,即使少數人貪污,依法處理即可,怎會撼動根本呢?但當支持者不知道你跟國民黨的經濟策略、社會政策、文化思維、教育理念有什麼差別,以為唯一區隔就是清廉,那麼,一根稻草就可以壓垮駱駝。
     以我的觀察,民進黨的價值的確與國民黨不同。黨外時代累積了民主政治、生態環保、社會公義的理念;在野黨時代推動並促成民主化、婦女從政、全民健保、勞基法適用白領受僱者。執政後,以金融改革整頓基層金融,消弭以前不斷發生的擠兌現象,並在全球性不景氣時,建立了包括就業保險與勞工退休金的社會安全制度,這些都是值得驕傲的成就;尤其是讓每個受僱者都有退休保障,可能是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一位法國社會黨朋友跟我說,他本以為台灣就是國民黨那一套,但這些政策背後的進步價值,讓他改變了想法。
     可是民進黨零碎的進步價值並沒有凝聚成一個旗幟鮮明、一致性的價值體系,以致在許多政策上呈現價值的錯亂(如產業升級政策與外勞政策)。一個部會一把號,彼此矛盾,自然無法發揮執政力道,成就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即使有成就,也因為無法闡述,而沒有成就感。支持者的挫折感,可想而知。
     成功的領導者,都知道價值領導的重要。以中國為例,他們要搞知識經濟,一定先頒布談話要點,要幹部充分研讀,齊步向前走。如果嫌中國太教條,那麼看美國,雷根總統每一場演講,好像都在談芝麻小事,其實都是在講「供給面經濟學」。柯林頓為什麼要以三寸不爛之舌反覆闡述「新經濟」,布雷爾為何要談「第三條路」,他們都知道如何由思想產生信仰,信仰產生力量。
     但民進黨的哲學太貧困,以為所謂論述不過就是文宣罷了,是緩不濟急的天邊彩虹。結果是,高層領導者的演講太多枝節,太少思想,無法產生信仰與力量。
     可是,那麼急躁有什麼用?不如回歸內治主義的根本。想想看,一個有健保、退休金的民主社會,豈是中國幾十年內比得上的?這才是凝聚台灣主體意識的基礎。如果能夠努力改善學校與生活環境,大家將更愛台灣。只有專心產業升級,才能擺脫對中國經濟之依賴。陳總統必須將這些政策整合成為一個執政總路線,說服人民朝向這個方向努力,才能讓民進黨,以及台灣,走出這場泥巴戰,繼續向前行。 (完)

2006-05-08【自由時報】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公共電視得來不易,豈可不珍惜
    1996-1997之間,立法院為了要不要設立公共電視,鬧得不可開交。當時 我擔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負責推動公共電視法,絞盡了腦汁,說服各黨委員一起來支持,甚至動員了李遠哲院長、孫運璿院長來聲援。到了院會最後一天,挑燈夜戰,劍拔弩張,竟然奇蹟般地三讀通過,這就是公視痛苦的誕生過程。
    經過了九年,我從旁觀察公視的發展,雖然收視情況還不很理想,但至少沒有沾染到商業台灑狗血的劣行。我也注意到,過去幾次選舉開票報導中,公視並沒有像大部分電視台一樣用灌票欺騙觀眾。換句話說,公視新聞也許不夠刺激,但至少沒有違反媒體專業倫理。


華視公共化是改善媒體環境的轉機


    現在電子媒體競爭激烈,大家都用失火與搶劫來刺激觀眾,用假消息與假民意來欺騙人民,不但已喪失新聞工作者的格調,甚至也腐蝕了民主的基石。每次聽到什麼捍衛新聞自由的言論,我心裡就罵:「你們根本不夠格談新聞自由」。
     但我相信,台灣總有一天會走回正軌。公共電視以及少數還不同流合污的媒體,可能就是那隱藏的種子。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陳總統元旦祝詞踏出了正確的一步。
    這篇講稿包括:道歉、要求清廉執政、強調台灣主體意識、批評中國武力威脅、甚至虧一下「某在野黨主席公開表示統一是該黨的目標」;但不再講「 拼經濟」或「拼兩岸」,而以一半以上的篇幅闡述「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正 義」的辯證關係,強調「產業轉型升級」、「政府必須積極負起管理責任,才能 有效降低開放的風險」、「振興產業不能破壞賦稅公平」與「建構社會安全網」。     以較多的論述替代空洞的口號,是這篇講稿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如果陳總統不把它當作只是「一篇講稿」,而以之作為政府的總路線,具體落實,接下來兩年他不僅不會跛腳,還會留下歷史貢獻。
     五年多來,民進黨政府最大的問題不是清不清廉,而是缺乏執政哲學。以我的觀察,綠營中的貪官究竟是少數個案,依法嚴辦即可。比較嚴重的是沒有八年一貫的大方向。各部會沒有整體的價值與方向感,力量互相抵銷;換個首長,力量就轉彎。其結果有二:不是成就無法累積,就是有成就而沒有成就感。
     譬如十八趴優惠存款利率的改革,決策、辦法、政策宣導無法環環相扣,因此被叮得滿頭包。再如「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我當時是大陸投資審議委員之一,但見會中一面倒「反正管不了,只好開放」的論調,正是陳總統這次批評的「心中只有積極開放,忽略了有效管理」的證明。力量互相抵銷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價值領導。
     前幾年世界性不景氣,喊拼經濟(短期的、狹義的)根本是緣木求魚。當時政府建構社會安全網(通過就業保險法、改革勞工退休制度),擴大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提供公共服務就業機會,進行金融改革,才是正確的。但綠軍立委上電視被無知的名嘴罵得無法還嘴,回到國會跟著藍軍一起逼政府拿出特效藥來,而政務官居然也頭低低的不敢反駁,這就是有成就而沒有成就感的例子。真 正原因也是,缺乏價值思考。
     1930美國大蕭條時失業率達25%,羅斯福總統作的完全一樣:建立失業 保險與退休金制度、改革金融、提供公共工程就業機會。他不送什麼利多,反而要求人民「相信我們國家的精神和意志,堅持下去。我們屬於一個民族,要麼一起上升,要麼一起下沈」。羅斯福的「新政」至今還被稱頌。相較之下,令人嘆息。
     陳總統講完後,馬英九說,「陳總統應該拼經濟,不要再拼政治了」。可見馬英九的視野還停在拼經濟的階段。拼經濟是企業的本分,政府的角色是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創造工作機會提供工資,繳稅提供社會福 利,人民能夠分享經濟成果,社會公平,勞資和諧,經濟才能穩定發展;要求產業 轉型升級,而非一昧依靠補助及廉價勞力,引導經濟向高附加價值發展,台灣才有 國際競爭力;府要求以積極管理為有效開放的先決條件,不但是為了國家安全,也 是維護台灣核心技術、經濟安全的必要措施。
     空談拼經濟,經濟不見得會開花結果。陳總統提出的新方向是,經濟政策 與社會政策的平衡發展。如果能沿著這條道路努力,將來的台灣,除了自由、民主外,還有健保、退休金、公平的稅制、好的環境與教育,人人覺得「台灣愛我」,才能「我愛台灣」,中國的磁吸效應不再可怕,台灣主體性自然形成,兩岸關係也不會那麼緊張。
     綠色選民應該對這條道路有信心與耐心,藍色選民也可以暫時放下 戒心,樂見其成。總有一天,我們會融為一個生命共同體「一起上升」。
     第一步對了。但條件是,陳總統必須將他的演講當作一個哲學,貫徹到底。(完)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4 Sun 2005 17:53
  • 昨夜

                                                          (2005三合一選舉)
昨夜,DPP 慘敗
害怕獨對孤江寒月
幾位朋友聚在一起
美酒佳餚,和淚吞

青春夢

失去的不只是,幾個縣市
而是我們,共同的青春夢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上週六 (2005/03/26)的遊行,究竟有多少人?
    馬英九說,只有廿七萬五千人,比不上去年三一三遊行的四十五萬人。在場的民眾都覺得一定超過一百萬人,但因為很少人兩個遊行都參加,無從比較,不知道如何反駁。
    我剛好曾針對幾次大遊行做過觀察與比較,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 * * * *
     首先,遊行人數的估計,往往很離譜。
     以今年三一九槍擊案週年的遊行為例,那天演講台搭在凱達格蘭大道的公園路口,人群集中在七十公尺內,密度不高。到了中山南路口景福門旁,已是離離落落。我以每平方公尺的密度估算,大約只有四千人。但因有些人可能參加了遊行卻提早離開,所以總人數還會多些。根據聯合報報導,「在松山菸廠集合時約一萬人,但沿途一直有人加入」。記者是董智森,以此數目為上限,應屬可信;
換句話說,最多兩萬人吧!
     但主辦單位卻宣稱十萬人,警方則估計四萬。當晚電視,居然播報成「十萬人」,至少膨脹四至五倍。不過電視新聞有「灌票」的壞記錄,即使再離譜,大家也見怪不怪。
     * * * * *
    馬英九津津樂道的三一三遊行,則是去年總統大選前泛藍的造勢活動。由於二二八手牽手引起泛藍支持者的危機感,動員情況空前。
     那天,我站在景福門前,人數真的很多。我參加過的遊行無數,每一次都是人擠人,但擠的程度不一樣。大多數遊行的演講台都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群眾由近而遠,愈來愈稀鬆。可是三一三那次,一直到景福門前,人與人的距離仍然近可及身。據警方的估計,當天台北市聚集了約四十五萬人。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調會發言人在電視上開記者會。她說,阿扁肚子的傷不是兩顆鉛彈打的,彈頭溫度不可能會造成肚皮灼傷,也不會讓外套產生熱熔解。因此根據「合理推斷」,整起事件是選舉操作,建議立法院罷免總統。
    我看得目瞪口呆。並不是因為這是什麼大新聞,而是驚訝在李昌鈺博士的鑑定報告發表之後,甚至在李博士上電視反駁所謂「十大疑點」之後,這位參選過副總統的律師居然能夠不回答李昌鈺的反駁,再度否定一切,呼籲社會重回對抗。    不可思議。我心裡想。對於319槍擊案作假的理論,我雖覺得不太可能,一開始也不敢百分之百排除,在心裡頭保留懷疑的空間,希望刑警隊與李昌鈺能用科學方法去證明或反證。但證據一步一步地展現:傷口的確是子彈打的,而非雷射刀的灼傷;子彈是由外往內,而非「福」小姐說的是侍衛由內往外射擊的;奇美醫院的病歷是可靠的,而非陳文茜說的是偽造的。李昌鈺鑑定報告
出爐後,我們可以用科學的術語說,「沒有證據顯示,槍擊案是自導自演的」。
    不幸的是,中央研究院的朱研究員仍然寫了一本禁不起科學檢驗的「科學著作」;由前監委、前調查局長、前警務處長、前駐美代表、前空軍總司令等前高級官員組成的真調會仍然堅持李昌鈺是錯的,甚至最後一搏呼籲罷免總統。
     否定一切公信機制,以「法院不可靠」、「大法官被收買」、「李昌鈺受到壓力」為理由來堅持既定立場的,竟然是這些高級知識分子。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的朋友罵這些人是昧著良心講話。但我擔心的是,萬一他們不是呢?
    我寧可他們是昧著良心,那樣還比較簡單。可是,萬一他們是真心相信,像中世紀教會一樣,即使面對科學證據與邏輯推論,也無法改變他們的「純粹信仰」,堅持要處死哥白尼的話,那麼問題就大條了。
     這顯然不是單一事件。當初他們也是信誓旦旦,堅稱有作票,甚至還找一位馬自恆博士提出饅頭曲線作票論。任何學過統計的人都要笑掉大牙的謬論,竟然有那麼多社會菁英會信以為真。而且經過法院調查,證明其為誤之後,都沒有人起來反省。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
麼問題?
     大家都說二二八死了多少人,白色恐怖造成多少冤獄。但經過過去一年的觀察,我覺得威權統治對台灣最大的傷害不是多少心臟停止跳動,而是多少大腦停止思考。威權統治對台灣整整兩個世代大腦的傷害,恐怕不亞於納粹的德國或史達林的蘇聯。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內容
1. 幻象15931 2. 無米樂 3. 愛在日落巴黎時
4. 旅行者與魔術師 5. 寧可他是昧著良心 6. 文革歲月
7.語錄與隨想 8. 明天的華爾街日報 (書摘)■□■□■□■□■□■□■□■□■□■□■


幻象15931


    下了捷運,走進新公園(就是二二八公園),左邊法輪功吸氣吐納的隊伍,右邊則是電視劇「孽子」中讓阿鳳情斷的涼亭。我沿著博物館旁的小徑,訪尋慕名已久的俠客,即人稱「造機人」的民間戰鬥機製造業者龔彬智。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