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會民主與全球化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李前總統最近宣稱要將台聯改為社會民主黨。台聯是否能夠作這樣天旋地轉的改變,我很懷疑。但李登輝掀起這樣的討論很有意義。因此,本部落格增設一《社會民主與全球化》專欄,先貼入一些舊文,將陸續補充。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譯自 "The Work of Nations" by Rober B. Reich

Chap. 14 The Three Jobs of the Future

    作者Rober B. Reich是Brandeis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曾任柯林頓總統的勞工部長﹐他的其他著作包括:The Next American Frontier, Minding American's Business,Locked in the Cabinet,Future of Success 等。本書是討論全球化對美國經濟與美國勞工的衝擊﹐第14章討論工作形態的改變。    下一世紀民族企業與民族經濟將消失﹐唯一留在國界之內的是人民。國家的唯一資產是其人民的技能與見解。全球化經濟將使得具有技能與見解的人獲得較多的財富﹐缺乏技能者的生活水平將下降。在全球化市場上得意者﹐他們的民族意識將逐漸崩解。國家的主要政治任務就是處理全球化的離心力所造成的崩解作用。
    我們想像有個民族經濟﹐一個命運共同體﹐大家同舟共濟與其他國家的民族經濟競爭;國家的經濟成長取決於國家資源如何有效地運用﹐且將決定人民的福祉。可惜﹐這樣的想像並不符合現實。

命運共同體的瓦解

    一般討論美國經濟,大多是指通用汽車公司、美國汽車產業、美國製造業、或者美國整體經濟的競爭力。這些角度現在都已不適用。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英國第三條路的創始者 A.Giddens 來台前﹐報上已有一些學者評論﹐大抵是悲觀地認為台灣是東施效顰﹐學不成啦。紀登斯在台演講兩場﹐我參加4/15的第一場﹐覺得他講得 very to the point﹐對我們也頗多啟發。)

    紀登斯教授的來訪﹐有的人以為可以加持民進黨政府倡言的「新中間路線」﹐有的人則以為可以使後者相形見拙﹐而被埋葬掉。
有的學者以為:台灣沒有像歐洲一樣的福利國家傳統﹐沒有左派政黨﹐也沒有強大的工會﹐根本沒有資格講什麼新中間路線。     紀登斯教授可不這樣想。他在昨天的演講中不但拒絕針對台灣的具體問題提出藥方﹐也不認為英國、德國、丹麥、甚至台灣的第三條路政策應該一模一樣。那麼﹐第三條路的核心精神究竟是什麼呢?
    面對全球化、知識經濟、新個人主義興起等三大巨變﹐資本不再局限於國界﹐製造業人口下滑﹐社會保障制度瀕臨瓦解﹐舊的自由市場派跟舊的左派(社會黨、社會民主黨)都束手無策。第三條路是歐洲中間偏左路線面對變局的重建運動﹐目的是要一方面維持經濟競爭力﹐另一方面提供適當的保障以維繫社會團結。紀登斯說﹐大家面對同樣的變局﹐目的也差不多﹐但每個國家的歷史條件都不一樣﹐因此「問題是全球性的﹐政策卻必須是在地的」。
    台灣同樣面對全球化、知識經濟、新個人主義的威脅。如果要兼顧經濟競爭力和社會團結﹐不可能再走回國家控制一切的威權社會與黨國資本主義﹐也不應該冒著社會分裂的危險走激進的市場資本主義。紀登斯認為唯一可行的是新的中間偏左路線。台灣雖然沒有福利國家的傳統﹐沒有左派政黨﹐沒有強大的工會﹐但也因而沒有這些傳統所帶來的包袱﹐不必自我設限。
    紀登斯提出所有「第三條路」共通的五大元素﹐其實對台灣的尋路者頗具啟發性。
    第一、政府改造。政府改造並不是愈小愈好﹐不是要解除國家的功能﹐而是要一個更有力量、更有效能、負責任、可以應變的政府。紀登斯特別強調﹐一個好的社會不能完全被國家所主導﹐也不能完全被市場力量所主導﹐必須兩者平衡﹐競爭與安定兼顧。這一點對轉型中的台灣特別重要。由於過去國家壟斷的惡劣記憶﹐我們很容易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所謂「民間可以作的﹐政府就不要作」如果推到極端﹐往往會陷入將一切都交給市場力量主導的危險。
    全民健保所以能夠成功﹐必須歸功於國家力量與市場力量的平衡(私下交談時﹐紀登斯特別詢問是否有選擇醫生的權利)﹐目前碰到的困難﹐應該細心地去解決﹐如果完全丟給市場去解決﹐必將產生更多的問題。
    第二、民間社會的改造。台灣社會過去大都由政府主導﹐解嚴之後﹐所謂民間的參與其實只是企業、財團的參與。紀登斯強調必須有政府、企業、民間社會三方面的參與才能成功。只有民間社會的參與才能真正將社區力量動員起來﹐才能將民主政治民主化。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thony Giddens 在公務員人力中心演講 (2002.04.15)

面臨全球化、知識經濟、個人主義等三大轉變﹐歐洲中間偏左政權必須調整路線。雖然問題是全球的﹐但各國的背景不同,政策必須是在地的。不過,紀登斯指出第三條路的五個核心內容:政府改革、公民社會改革、經濟改革、社會福利改革、公共服務改革。 各位女士先生﹐眼前所有的政治思維跟經濟政策的討論背景﹐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跟18世紀後期一樣,面對巨大的轉變。我們的世界面臨三大轉變﹐必須有所回應。這正是第三條路辯論的背景。

通訊革命造成全球化

第一個大轉變﹐就是全球化的衝擊。

全球化這個名詞已經到處可見﹐甚至有人上街頭抗議。但是全球化的概念並沒有被正確的理解。我認為這是最基本的。對我來說﹐全球化不僅是市場的擴張。全球經濟的整合的成長﹐當然影響重大,但全球化遠比此更深刻。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nding Isolation
by Alice H. Amsden,M I T 政治經濟學教授
原載 Dissent﹐2000 Spring Issue; 劉進興譯

你無法自己選擇戰場

    去年年底西雅圖WTO (世界貿易組織)會場外的抗爭﹐儘管在政治上有所瑕疵﹐但仍值得進步派的支持。因為近年來資本勢力猖狂﹐華爾街的權力高漲﹐再加上WTO這樣的國際組織缺乏民主決策機制﹐這些都是促成在西雅圖決戰的因素。
可是﹐西雅圖之役的訴求﹐有些是進步的﹐也有一些是明顯反動的。社會主義者應該重新思考反對全球化的理由。    西雅圖(對於左派)並非一場完美的戰役。對抗並非沿著階級劃線的﹐全球化之下﹐各階級的利益因其所在國家的發展位置(低所得國家、高所得國家、或中度所得的新興工業國家)而異。
    低所得國家對WTO的自由貿易受阻最為失望。因為它們國內本來就沒有製造業﹐根本不怕國際競爭。反而將因為市場開放﹐取消先進國家如日本、歐盟、美國的農產品進口設限﹐而獲益。
    中度所得國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中國、韓國、泰國、台灣﹐從五十年代開始﹐透過保護主義與政府對出口產業的獎勵進行工業化。除了少數國家有停滯現象(如阿根廷的製造業實質工資在1969-1990間下降0.1%﹐墨西哥下降0.8%)外﹐其他國家則以空前未有的年增率成長(印尼5.1%﹐巴西5.6%﹐韓國7.8%﹐台灣8.5%);新興工業國家不只稱霸全球的勞力密集產業(佔紡織業的36%﹐鞋業的44%)﹐在科技與資本密集產業也大幅成長(佔鋼鐵業的30%﹐半導體的市場佔有率則視晶片種類而異)。新興工業國擁有先進產品的許多尖端設備與高效率廠房﹐已經開始挑戰本來的跨國企業。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告別勞動階級:後工業時代的社會主義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 by Andre Gorz

序:未來左派的九個命題及簡介

1.廢除工作.解放時間
2.廢除工作﹐是為了【多生活】
3.以【自主工作】取代【上班工作】
4.【自主生產權】是左右派的分野
4a. 工時降低將消除性別取向的分工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全文見《瑞典福利國家及社會民主主義的演變》

………
    1920年﹐社民黨首次企圖國有化﹐1928又試過一次。兩次都被選民否定﹐選舉失敗了﹐只好修正策略。
    後來 Wigforss 提出一個理論:社會化不一定要馬上國有化。策略上可以另外一種形式的社會化,透過國家來影響生產﹐來控制、節制資本。他說﹐我雖然沒辦法在法律上將所有權公有化(國有化),但可以將所有權的控制權社會化。也就是將「所有權架空」,使之形同虛設。法律上還是你的,但很多權力受到社會的約束。
    所有權可以分成好幾個層次:第一是資源的控制權,即經營權﹐這是最高層次;
第二是對生產工具的控制權,即使用什麼工具,生產方式。
第三是對勞動力的控制權,即工作幾個小時,工資。這是較低的層次。

    分成幾個層次後﹐就比較容易社會化。勞工可以將所有權瓜分,一步一步架空。當然這種架空必須得到社會的支持﹐必須證明不只對勞工有利,對社會生產也有利。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見《瑞典福利國家及社會民主主義的演變》

………
    那時經濟雖繁榮,卻常常發生危機。19世紀的經濟危機比現在更頻繁,幾年就出現一次,大量失業,過幾年又恢復繁榮。自由派說這個東西沒什麼,反正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市場有和諧的力量,會自動糾正它,國家不應介入。SAP 相信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即經濟危機是因為資本家競爭,無限擴大生產造成的。柯達公司的總經理曾說,天下沒有維持市場佔有率這回事。不是擴大,就是被打倒,所以只好不斷擴大生產,結果是產品堆積如山。資本家雖然有錢,也吃不了用不了那麼多,仍得靠廣大的勞工階級來消費。可是工資一再被壓低,勞工沒有錢買,消費不足,生產過剩,造成經濟危機。馬克思預測危機會愈變愈大,終於導至資本主義之崩潰。
    可是,大危機一直沒出現,反而生活還可以的中產階級愈來愈多。再加上幾次選舉落敗,SAP 有無力感。他們想,理論雖然不錯,但無法落實成為一個確實可行的短期策略。怎麼辦?坐在此一直等,等到大危機來,再去執政實行國有化嗎?但政治上無法這樣作。沒有一套可行的經濟政策,必然陷入困境。
    20年代末失業率大增。自由派反對國家介入生產,認為國家若提供工作,會干擾市場運作,但可救濟失業者,沒作工都沒關係。不過救濟金要比工資低,否則大家都不去找工作。SAP 雖然不贊成卻無可奈何,因為提不出一套可以解決的方法。(不要用現在的想法。那時還沒發明凱恩斯那套。)
    那時黨內大辯論,以為社會主義理論走投無路。怎麼辦?1930年黨內有一個 Wigforss 提出一套反失業方案,主張國家設一基金,創造生產性就業機會,提供工作。他說如果使一個裁縫有了工作,裁縫有錢要買鞋子,造成鞋子需求,又要吃東西 … 如此連鎖作用,就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一套方法跟後來凱思斯的很相似,但早了約一年。不過瑞典是邊緣國家,不受注意,所以大家以為是凱恩斯首先發明的。也許兩人都受馬克思的「消費不足理論」 之影響,所以不約而同提出這套對策。靠著這個反失業方案,SAP 解決了經濟危機,1932年選舉大勝,就此執政了四、五十年。
    1929年十月美國大蕭條,造成四分之一人口十年失業,慘兮兮的,幾乎成為一個恐怖國家。1930年輪到日本。1932年蕭條之風吹到瑞典,大家討論要不要以國有化來應付。Wigforss反對。他以為反失業政策已可解決問題,國有化太冒險,不見得會成功。
    Wigforss向黨內說,馬克思的理論:消費不足造成危機,還是對的。只是,資本主義比他想的有韌性多了。馬克思預測危機會愈來愈厲害,乃至造成資本主義之崩潰,可惜歷史並非如此發展。Wigforss從反失業方案的經驗得到一個教訓,即資本主義既然不會馬上崩潰,那麼資本的形成,就不能拱手讓給資產階級,國家應代表公眾介入,將生產組織起來。如果大危機不來,左派卻只是癡癡地等,認為小危機來時不應去解決它,希望危機日深,導至資本主義崩潰。長期等待,造成無力感。Wigforss批評左派反對介入,不敢介入,是教條主義。要嘛就國有化,要嘛就什麼事都不作的態度,其實跟經濟上的自由主義者一樣懦弱。他說事實上國家可以介入,雖然不到國有化的程度,但可以控制資本的使用權。國有化只是社會化的很多徑途之一。他的說法解決了SAP 理論上的困境,主張暫時放棄國有化,而去追求如何將生產社會化。
    Wigforss的說法,對我們思考今天台灣勞動與資本的關係,仍然有啟發性。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道之國,瑞典的社會民主政策是如何形成的?他們如何在過去100年裡逐漸形成共識,改造價值觀?
a. 瑞典社民主義/福利國家是如何形成。
b. 過去100年內如何形成政策,如何形成共識,價值觀如何改造。
c. 七個轉機/危機,七個大辨論。限於時間,只介紹與工運有關者,其餘僅略述。七大危機摘要:
1. 關稅辯論:瑞典人口800萬﹐生產的76%出口,跟台灣一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但瑞典不是一開始就工業發達的。它在19世紀是個落後貧窮的農業國,1850年左右與美國發生了些貿易衝突。像現在的301條款一般,美國威脅瑞典,如果不開放農產品進口,就要如此這般地報復。所以取消了榖物與飼料的關稅,美俄的榖物大量進口,糧價大幅下跌造成了危機,農業人口無法生存。1870年左右大量人口外移﹐十年之內移民三十幾萬。美國中北部﹐尤其是氣候跟北歐相近的明尼蘇達﹐有很多瑞典後裔﹐就是那時移民過去的。 1880年時分成兩派︰一派主張恢復關稅,說瑞典是瑞典人的瑞典,主要代表農民的立場;另一派是自由貿易派,說保護政策對瑞典不利。就好像喝酒一樣,短期內覺得很快活﹐但長期來講有害處。他們的口號是「關稅會造成飢餓」。 於是農民與消費對立起來,本來政治冷漠的瑞典人民﹐每個人都參加一派,掀起了全國性政治參與的風潮。大家都說這是瑞典政治運動的起點。
2. 普選權:1866年時﹐瑞典還沒有普選權。必須是男性﹐滿21歲,財產超過一千瑞幣的才能投票。所以成年男性只有21%有選舉權,全國只有5%的人有選舉權。所以那時的社會民主黨與自由黨聯合起來爭取普選權。總工會(LO)在1902年發動一次支持普選權全國大罷工﹐歷時三天﹐引起了很大的震撼。執政的保守黨無法漠視,才開始局部開放。透過持續的抗爭,到了1907年男性終於有了普選權,1921年全國不分男女都有選舉權。對社民黨來說﹐這是一大勝利,他們認為是邁向社會主義的第一步。社民黨的如意算盤是﹐勞工階級既然佔全國人口的大部分,一但有了普選權,那麼代表勞工階級的社民黨當然是穩操勝券啦。社民黨的策略是第一步先有政治民主﹐下一步就是社會民主。那時的社會民主就是社會主義的同義詞。
3. 危機協議:1933年的危機協議擴大了公共部門,很有創意地解決了失業問題,是瑞典的歷史性政治妥協﹐奠定了後來福利國家的基礎。後面會詳細討論。
4. 計畫經濟︰1944年社會民主黨提出計畫經濟的戰後綱領。經過幾次失敗的 國有化嘗試,社民黨決定改弦易轍﹐不直接國有化,而要將控制權社會化﹐即計劃經濟。後面會再討論。
5. 附加年金:1958年提出的的附加年金,政治上的結果是將藍領勞工與白領勞工團結起來,鞏固了社民黨的政權。世界各國工運都碰到如何將藍領、白領團結起來的問題。關鍵點在於,找到一個同時觸動兩者心弦的訴求。
6. 核能發電:此書未提到產業民主,但我會討論。瑞典己經富有了,生活水準高,人民政治參與強,於是價值觀漸漸改變,認為工資不是唯一重要的,文化價值,休閒,環境保護,一樣很重要。我有一個朋友說﹐工運最重要,環保問題再怎麼鬧﹐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府因為環保問題垮台的。而推翻政府的。我說,其實有一個,就是瑞典。1976年社會民主黨因為不願取消核電廠﹐被推翻下台了。1933到1976﹐總共執政了44年。六年後﹐1981重新執政。但1991年又下台﹐1994年才又執政。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運動之三種定義:
˙為追求個人利益的集體行動:經濟利益
˙社會體系瓦解所引起
˙歷史結構變遷所引起:如現代化過程 知識本來分支為科學與conciousness, 統合成政治學。
社會運動就是要創造一個不同的政治秩序。
先是政治的社會,續而是由經濟來定義社會。
十九世紀下半,以經濟界定的社會運動,即勞工運動。
區分兩種社會運動:個別社會的社會運動 vs. 歷史過程的社會運動
前者如勞工運動,後者如社會主義運動。關係密切,但截然不同。
如波蘭工運所面對的科學化管理,摧毀工人的自主性,無易於法國,雖然他們所面對的不是資本家,而是國家官僚。勞工運動即是工人對抗管理階層。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