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會政策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比較2000年與2008年兩次經濟風暴下的兩黨政策

      馬政府執政以來,股市下跌,經濟轉壞。內閣雖有許多老將,卻都宛如生手,被一個毒奶粉就搞得灰頭土臉。唯一展現「魄力」的是不避劫貧濟富之嫌,斷然宣布「證交稅減半」以及「遺贈稅大幅調降」。這兩個政策以前民進黨不敢碰,馬政府一執政就馬上作到。本文檢視調降遺產稅政策的立論基礎,並比較國、民兩黨思考模式的差異。
election-1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  調降遺贈稅的真相 

        降遺產稅當然是圖利富人;為了平衡社會觀感,減稅方案也提高了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扣除額,以讓一般人分沾雨露。據財政部估計,降低個人綜合所得稅,將使政府稅收減少
154億元,由360 萬戶受益。至於降低遺贈稅,財政部說稅收會損失200億元,但沒有提到受益人數。財政部並非忘記,而是不好意思講。        (表一) 2007年的遺產稅實徵資料。每年申報約十萬件中,大約95%免稅,2007年只有5,296人必須繳稅。這是因為房屋土地乃按公告現值申報,而大多地區的公告現值只有市值的三成,因此不但純薪水階級不需要繳遺產稅,連小有資產者,即使繼承了價值一、兩千萬元房地產,扣去799萬元免稅額以及各種扣除額後,也未達扣繳門檻。 

        必須繳稅的裡頭,
500件的稅率只有2%2,280件的最高邊際稅率在11%以下,3,322件的最高邊際稅率在20%以下。真正適用50%邊際稅率的其實不到兩百人。換句話說,遺產稅對大多數的人影響很小,想要調降的只是極富之人。  
         
            表一
  2007年遺產稅實徵情況      (根據九十六年賦稅統計年報)

級距別

稅率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陳水扁總統在「全國社會福利會議」中,提出「積極性社會福利」的願景,認為應將社會福利當作社會投資,規劃兼顧社會正義與經濟發展的社會福利制度。面對全球化下劇烈的經濟、社會變遷,傳統的社會福利政策必須調整;強調社會投資、促進就業、社會互助、社會整合的積極性社會政策,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七○年代末期,歐美的福利國家紛紛出現危機。由於企業外移,失業率上升,稅收下降,但社會支出的需求反而增加,財政赤字擴大。而在此同時,國際匯率改成浮動制,使得二次戰後盛行的一國凱因斯主義頓時陷入困境,經濟政策與福利國家兼顧的理想無以為繼。積極性社會福利的概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許多學者指出,社會福利不完全都是消耗性的支出,也可能有生產性的效果。譬如對人力資本的投資,既是福利,也是經濟政策;而設計得當的社會福利,所帶來的社會穩定、社會團結效果,正是經濟發展所需的社會制度條件。 近年來,英國、荷蘭、丹麥、芬蘭、瑞典等國推行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都能成功地兼顧經濟競爭力,以及社會保障。

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大致應包括以下幾個重點:

1.預防勝於補救

以全民健保為例,不應僅限於醫療給付,更須積極預防疾病發生,否則像愛滋病,一旦蔓延,勢必成為健保財務的巨大負擔;又如貧窮與失業問題的對策,除了社會救助、失業給付外,更需積極性的方案,如提供更多的教育、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協助人民脫離困境。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時代的人都以為自己的時代是前所未見的亂世,一切都在流動,一切都在變化,。抱怨轉型的痛苦,自古皆然,於今尤烈。
    幾千年前,遊牧經濟剛轉型成農業經濟,財富的形式由牛羊變成土地,財富重分配造成的激烈征戰幾乎是古代史的整個內容。
    幾百年前,農業經濟轉型成工業經濟,財富的形式又由土地變成機器,激烈的社會衝突在近代史中明顯可見,包括英國的圈地運動,台灣的土地改革,以及貧富差距的明顯化,但也促成了社會制度的改變,例如福利體系的建立。
    過去一、二十年,新的變化又在醞釀。有人說,這是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轉型的本質或有爭議,轉型的跡象明顯可見。不僅人們的工作方式,各種社會制度,包括勞動政策,都面臨挑戰。


    兩個新的挑戰:新科技的出現,以及經濟的全球化。
    曾任美國勞工部長的 Brandeis 大學教授 Robert Reich 在自傳 (Locked in the Cabinet)中說︰「過去15年來﹐所得曲線後半段的人比以前更慘。中間階級被搾取﹐貧窮者則更貧窮。薪資差距以驚人的速度拉大。這些都導因於七十年代開始的兩大巨變:新科技(如電腦)的出現﹐以及全球經濟的整合」。
    以前的福特式生產線只能生產千輛一律的汽車︰黑色、收音機、手排檔。工人只要受過簡單的教育與訓練,就可以變成每幾秒轉一顆螺絲的生產線中的一環。大量生產滿足了大量消費的需求。
    科技改變了消費、管理、以及生產的方式。消費者開始要求個人化的產品,以汽車為例︰各種顏色、不同的裝潢、不同的配備。電腦可以處理多樣化的訂單與存貨。大量生產轉變成多樣化、高附加價值的生產。簡單的生產線不再適用,重複性的工作漸漸被需要思考判斷的團隊型工作所取代。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2年初游內閣成立之際﹐【台灣智庫】針對政府改造、經濟發展、財金改革、社會發展、兩岸、外交各領域﹐在中國時報上發表一系列建言﹐這是其中的第四篇。

    政黨輪替是人民要求改革的授權令。儘管廿個月來景氣低迷,新政府蹣跚學步,但人民仍然在兩個月前選出一個較友善的新國會,支持民進黨政府把改革繼續下去。面對新的國會,以及經濟回春的跡象,新內閣必須加快改革的步伐。但改革是全面的,台灣智庫認為,經濟政策要有配套的社會政策,才能健全發展。

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的平衡點

    我們認為,新內閣必須面對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老問題,即如何求得經濟發展vs.社會公義的平衡。二次戰後,資本主義工業國家為了避免戰前經濟大蕭條的慘劇重演,以及面對民主政治下全民共享的需求,紛紛建立福利國家,以維持社會安全與社會公平。這就是放任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第三條路,可以說是「舊中間路線」。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相對落後,如何取得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的平衡點,執政的民進黨必須嚴肅面對。

    第二個是新問題,即新科技與全球化所衍生的分配不均與失業問題。新科技固然創造了高報酬的工作機會,但也造成了知識差距,使得貧富差距拉大。全球化則使得資金快速移動,全球競爭取代了國內競爭,勞資關係變得更不穩定。就業減少以及產業外移都使得福利國家的財政發生問題。因此出現了「新中間路線」,如英國的紀登斯主張以平等來進行社會整合、以國家作為社會投資者、以及建構積極的公民社會;美國的柯林頓則強調重視社會問題、大量投資教育訓練、並以經濟平等來促進社會凝聚;他們的共通點是都強調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勞動力,以協助勞工在變動的時代就業,以及透過新的機制來維持社會的公平分配。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