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總統在「全國社會福利會議」中,提出「積極性社會福利」的願景,認為應將社會福利當作社會投資,規劃兼顧社會正義與經濟發展的社會福利制度。面對全球化下劇烈的經濟、社會變遷,傳統的社會福利政策必須調整;強調社會投資、促進就業、社會互助、社會整合的積極性社會政策,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七○年代末期,歐美的福利國家紛紛出現危機。由於企業外移,失業率上升,稅收下降,但社會支出的需求反而增加,財政赤字擴大。而在此同時,國際匯率改成浮動制,使得二次戰後盛行的一國凱因斯主義頓時陷入困境,經濟政策與福利國家兼顧的理想無以為繼。積極性社會福利的概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許多學者指出,社會福利不完全都是消耗性的支出,也可能有生產性的效果。譬如對人力資本的投資,既是福利,也是經濟政策;而設計得當的社會福利,所帶來的社會穩定、社會團結效果,正是經濟發展所需的社會制度條件。 近年來,英國、荷蘭、丹麥、芬蘭、瑞典等國推行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都能成功地兼顧經濟競爭力,以及社會保障。

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大致應包括以下幾個重點:

1.預防勝於補救

以全民健保為例,不應僅限於醫療給付,更須積極預防疾病發生,否則像愛滋病,一旦蔓延,勢必成為健保財務的巨大負擔;又如貧窮與失業問題的對策,除了社會救助、失業給付外,更需積極性的方案,如提供更多的教育、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協助人民脫離困境。

2.工作的重要性

有一份工作,對個人而言,可以改善家庭經濟;對社會而言,可以促進參與,防止疏離;對經濟發展而言,提供勞動參與;對國家而言,不但減少失業給付支出,更可強化稅基,才有本錢發展更好的社會福利方案。因此,世界各國莫不提高就業誘因,積極協助失業者重返勞動市場,並且強化教育與職業訓練,儲備優質的人力資源,以利產業升級的進行。

3.權利與責任的平衡

設計失當的社會福利制度,往往造成有工作能力的人卻依賴福利,不但扭曲了國家福利資源的分配,也會損害人民的鬥志。因此,在英國新工黨的黨章上特別指出:「我們享有的權利反映著我們要負擔的責任」,主張對於需要幫助者,應該給予幫助;對於有能力工作者,則應該協助其工作。

4.促進社會整合與團結

好的社會福利,不只是殘補性的滿足民眾的最低需求,更要透過制度性的資源再分配,縮小貧富差距,減少社會分化,進而促進社會團結。不宜只因為財政的片面考量,忘記了社會福利的這個重要功能。不同城鄉別、不同職業別、不同人口群間的福利給付往往有差別待遇,例如公務人員與勞工之間退休保障的天壤之別,正是長久以來造成社會分化、對立的重要原因;而研議中的國民年金儲保制,對象主要是目前未納保的弱勢人口,可能會成為窮人間的自助會,而無法促進社會正義及社會的互助團結。這些都值得我們慎重考慮。

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雖然強調社會福利與就業的整合 ,但對於弱勢者,也強調必須建構安全網,提供特別的協助。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也與所謂的「工作福利」(workfare)不同。在整體工作機會縮減的趨勢下,如果只是片面地強調教育訓練、工作倫理,也可能使得勞動市場的兩極化,反而損害社會團結。紀登斯教授在台灣演講時特別指出,蓬勃的經濟發展不必然會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因此,我們在規劃經濟政策時,不應只考慮產值,而應以創造工作機會為重要目標。只有一方面創造就業機會,一方面進行全面性的教育與訓練的投資,強化人民的就業能力,提升整體人力資源,如此將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搭配,才能同時提升國力與人民福祉。

面對經濟全球化、人口老化、生育率降低、家庭不穩定、貧富差距擴大、勞動市場結構性失衡、政府財政困難等問題,台灣必須掌握上述積極性社會福利政策的原則,才有可能達到經濟發展與社會團結雙贏的局面。我們相信,完全由市場主導的經濟發展,將喪失促進人民福祉的目的;只有能發揮自助及互助精神,兼顧經濟效率與社會正義的積極性社福政策,才能為台灣社會發展開創生機。

自由時報 2002.05.20
周玟琪╱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助理教授
劉進興╱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
* * * *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chinhsin 的頭像
    liu.chinhsin

    躲藏世界-劉進興的部落格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