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初游內閣成立之際﹐【台灣智庫】針對政府改造、經濟發展、財金改革、社會發展、兩岸、外交各領域﹐在中國時報上發表一系列建言﹐這是其中的第四篇。

    政黨輪替是人民要求改革的授權令。儘管廿個月來景氣低迷,新政府蹣跚學步,但人民仍然在兩個月前選出一個較友善的新國會,支持民進黨政府把改革繼續下去。面對新的國會,以及經濟回春的跡象,新內閣必須加快改革的步伐。但改革是全面的,台灣智庫認為,經濟政策要有配套的社會政策,才能健全發展。

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的平衡點

    我們認為,新內閣必須面對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老問題,即如何求得經濟發展vs.社會公義的平衡。二次戰後,資本主義工業國家為了避免戰前經濟大蕭條的慘劇重演,以及面對民主政治下全民共享的需求,紛紛建立福利國家,以維持社會安全與社會公平。這就是放任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第三條路,可以說是「舊中間路線」。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相對落後,如何取得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的平衡點,執政的民進黨必須嚴肅面對。

    第二個是新問題,即新科技與全球化所衍生的分配不均與失業問題。新科技固然創造了高報酬的工作機會,但也造成了知識差距,使得貧富差距拉大。全球化則使得資金快速移動,全球競爭取代了國內競爭,勞資關係變得更不穩定。就業減少以及產業外移都使得福利國家的財政發生問題。因此出現了「新中間路線」,如英國的紀登斯主張以平等來進行社會整合、以國家作為社會投資者、以及建構積極的公民社會;美國的柯林頓則強調重視社會問題、大量投資教育訓練、並以經濟平等來促進社會凝聚;他們的共通點是都強調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勞動力,以協助勞工在變動的時代就業,以及透過新的機制來維持社會的公平分配。

    陳水扁總統的新中間路線必須要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中去理解,並且以適當的社會政策落實之。?

在產業彈性化下維持社會穩定

    第三個問題是台灣必須面對的獨特問題,即在產業高度彈性化下如何維持社會的穩定性。台灣企業的汰舊換新很快,新生企業不斷地以更高的效率迫使落伍的企業退出市場。這種「創造性的毀滅」,大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但就像空中飛人在沒有安全網的情況下搏命,精彩有餘,尖叫聲不絕於耳。過去十年裡關廠、歇業引起的勞資糾紛,失業率攀升後的社會問題,以及退休制度僵化對勞動力流動所造成的障礙,莫不導因於社會安全網的缺乏。

    關掉沒有效率的工廠本來是經濟理性的問題,卻因失業勞工缺乏足夠的保障而成為道德問題;轉換工作本來是力爭上游,人盡其才的契機,卻因退休年資中斷而使人們趨向保守;正好像缺乏安全網的空中飛人因為心生躊躇而無法盡情飛翔,缺乏適當的社會安全網甚至會影響到產業的轉型與進步。

    我們認為,新內閣在拚經濟的同時,必須重視配套的社會發展策略。一方面大力投資教育與訓練,以提升人民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則應儘速建立一套完整的、彈性靈活、又有保障的社會安全網。這樣的一套政策必須能夠:打破社會福利的族群、性別與職業區隔、消除勞動力流動的障礙、以及消除人民學習提升的障礙。

配套的社會發展策略

    這樣的期許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而非空中樓閣。全民健保已經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份,提供了基本的健康保障;失業保險兩年前開辦,過去一年裡逐步調整,正好因應這一波不景氣的需求;教育改革雖然不是一蹴可幾,但其彈性化、終身學習的方向基本正確;兩性工作平等法的通過使台灣朝文明國家之路邁向一大步;而老年經濟安全制度的建立,從以前民進黨所提的敬老津貼,到勞工退休金改制法案的提出,以及勞保老年年金和國民年金的規劃,也愈來愈具體完備。

    除了肯定這些改革外,也必須指出一些尚待努力的方向:

一、 建構完整的退休制度:勞工退休金改制與勞保老年年金制雖然是分別規劃,卻必須整體考量,兩者合起來必須能夠滿足勞工老年的基本生活保障。而無一定雇主勞工、自營作業、及家屬勞動者人數眾多,他們沒有企業提撥的退休金,因此我們建議將之納入國民年金的規劃範圍,或考慮以所得稅抵減來鼓勵其自行提撥參加退休計畫,以保障老年生活。隨著勞工退休制度的規劃完成,國民年金如何設計也應該儘速明朗化。

二、 強化社會安全網:除了退休制度之外,失業率的攀升也凸顯出既有社會安全網的其他漏洞。譬如失業勞工的健保必須以地區身分加保,保費反而提高,形成就醫障礙;不景氣嚴重時,勞工失業往往超過半年,領完失業給付後,卻又因不符低收入戶標準,而無法銜接至社會救助體系;其他如失業勞工的子女教育、房貸問題等,都應該跨部會檢討,以使我國的社會安全網漸趨完善。

職訓配合教改 順應市場需求

三、 重建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體系:先進國家早已將失業保險併入整體就業政策,甚至是人力投資政策的一環。目前的就業保險法草案將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業訓練整合起來,方向正確,但如何落實才是關鍵所在。就業服務中心的人力必須充實,並積極與企業互動,才能真正促進就業,而非只是消極的發放失業金。職訓體系必須引進民間資源與企業參與,才能趕得上快速變動的就業市場的需求。在廿一世紀就業,已經不能只靠一技之長的訓練,學習能力的培養也一樣重要。因此職訓改革應與教育改革配合,而非像目前一樣,各行其是。

    社會政策的涵蓋範圍很廣,我們只是先針對就業與退休制度提出建言。正如經濟學家梭羅教授指出,面臨全球性不景氣時,台灣不要慌了步伐,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是:重新訓練勞工新技能,以及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安全體系。新政府不應陷入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全體系孰重孰輕的零和選擇,只有兩者並重,才能充分發揮台灣人力品質的優越性,將台灣的經濟與社會提升到新的境界。

(中國時報 2002.01.31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chinhsin 的頭像
    liu.chinhsin

    躲藏世界-劉進興的部落格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