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台灣」如何才不會變成族群的標籤?我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沈富雄委員主張的大家都不要講「愛台灣」,另一種則是大家都來講「愛台灣」。
     沈委員的方法用心良善,但行不通。大凡生於斯、長於斯、日久生情,自然會認同那塊土地。看生長在美國的第二代台僑就知道;任憑父母再怎麼循循善誘,他們還是會認同美國的。過去由於國民黨政府的壓制、「外省」父母的思鄉及「本省」父母的害怕,使得台灣人的本土認同拖延了幾十年。解嚴後,本土化很自然地成為潮流。一旦愛起來,你要他「愛你在心口難開」,怎麼可能呢?    更何況,凝聚國民的生命共同體意識,是所有國家最重要的文化政策。不但中國如此,日本如此(譬如透過NHK的大和劇),韓國如此(透過「明成皇后」),連美國也如此,小學生每天早上要唸一遍「我發誓效忠國旗以及它所代表的共和國」(誓詞是
一位叫Francis Bellamy的社會主義者寫的)。台灣如果不鼓勵大家「愛台灣」,豈非世界奇觀?
    二二八手牽手那天,愛台灣的感情充滿了幾百萬人的心,恐怕不只是選舉造勢可以解釋。那裡面不只有河洛人、客家人、原住民,也有很多外省人。台灣好不容易才從「亞細亞的孤兒」走到今天的「母親的名字叫台灣」,要大家放棄這種感情,未免不合情理,恐怕也是另外一種政治掛帥。
    如果怕「愛台灣」變成一種族群標籤,解決的方法並不是去禁止大家講「愛台灣」,而是鼓勵所有的人不分族群,拚命地講「愛台灣」。
    這絕非天方夜譚,而且已經水到渠成。
    最近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有四十四%認為自己是台灣人,41%覺得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只有 7%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相對於1992年的17%自認台灣人, 37%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44%自認中國人,簡直是天地之別。外省族群不管自認為是「台灣人」,還是「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都是在認同台灣的進行式。可見,台灣的生命共同體正在凝聚之中。
    有人因為最近發生的衝突而心生悲觀,其實正好相反。矛盾大多是透過「衝突─妥協」的過程而解決的。心理諮商師都知道,將問題蓋起來,只會使它爆發時更厲害。族群問題在威權時代被壓抑著,好像不定時炸彈,其實最危險;民主開放之後,大家吵一吵,透過小衝突來學習妥協,問題反而沒有那麼嚴重。政府要注意的,
是不要讓衝突過熱,失去了控制。應該鼓勵大家面對族群問題,正面的去談,每個人都說出自己是如何的「愛台灣」,以及「愛台灣」所遇到的困難,一定千奇百怪。讓「愛台灣」跟「愛台灣」辯論,最後一定會達成共識。
    前一陣子,凱達格蘭大道搭了一個台子,有一群人輪流上去罵阿扁。如果是十年前,標準的罵法一定是「背祖忘宗」、「叛亂份子」。但那一夜,台上的標語竟然是「台灣的民主不能倒退」。他們以民主不民主來挑戰阿扁,證明了民主運動的成果非凡,「民主」已經成為全民接受的價值了。因此我們可以開始辯論什麼是民主,以及如何深化民主,民主共識將逐步建立。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光乍現

最近心理學家發現了,靈感的來源          (註 1)
他們用核磁共振儀測量,腦的活動
發現:人類在靈光乍現的瞬間
右腦有個部位,訊號極為劇烈

當人們陷入僵局,苦思不得其解時
大腦會突然採取一種新的運算方式
以迥異尋常的方式,整合既有資訊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鬥剛剛結束
肅殺之氣還在空中漂浮
魂魄似乎隨時都會反撲

沈默的艦隊
壓抑住勝利的喜悅
在黑暗中
注視著嘈雜的海洋戰鬥剛剛結束
肅殺之氣還在空中漂浮
魂魄似乎隨時都會反撲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葡萄成熟時
竟然發生打鬥
滿地的血紅
本來可釀成美酒的啊

我站在凱達格蘭大道
悵然久久,無法言語 童心未泯

看著電視上的那位世家子弟
媽媽說,怎麼變得這麼下品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佑台灣

千鈞一髮,阿扁逃過一劫
千鈞一髮,老天保佑台灣

我重新思考
也許天地間
的確有一種
科學無法解釋的力量民主的震撼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親愛的,

選前不到24小時,許多朋友焦慮不堪
這份「選情」觀察
無關選舉「情勢」,而是選舉「心情」

A. 情人型的選民

賭徒只擔心 to win or not to win
愛人卻關心 to be or not to be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 手牽手
手牽手

‧黃曆
    二二八,西海岸無雨水
    宜呼朋引伴,宜牽手
    可是名導演卻說,諸事不宜
    他要我們在家中,面壁哭泣
    心理學上這叫做,自我投射
    物理學上則稱為,濾鏡效應
    透過悲情的濾鏡,蝴蝶是黑白的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 第二次辯論:
1.拳擊賽與鋼琴比賽
現象:第二次辯論跟第一次大異其趣
     連戰兇巴巴,尖酸刻薄
     連「你在睡覺?你在吃飯?」都說出口
     阿扁卻不理他,談了許多政策與願景     ‧反應:藍軍很興奮,覺得連戰總算硬起來
         至少沒有像第一次那樣丟臉
         扁軍覺得奇怪,阿扁怎麼如此客氣?
         沒有像上次那樣痛打對方
    ‧真相:上次是拳擊賽,阿扁狠很地擊倒連戰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第一次辯論誰贏?
‧辯論前,連聯合報都說阿扁會贏

民調        看好阿扁    看好連戰
聯合報    43%            18%        2004/02/08
聯合報    38%            34%        (連宋支持者)

‧媒體事先讓選民對連戰的期待較低
只要連戰臨場不要太離譜,第二天的標題一定是:
「阿扁沒有預期的好」、「連戰表現超出預期」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前天阿扁接受鄭弘儀的訪問,表現得可圈可點:
(1) 針對「陳由豪政治獻金案」,阿扁說:
當年競選總部接受一千萬捐款,
不但合法,而且開了收據
但執政後對大潭電廠天然氣案,堅持開國際標
使陳由豪在舊政府時代綁好的標泡了湯
豎立了不因政治獻金而作利益交換的好榜樣 (2) 針對「連戰主張馬上三通」,阿扁說:
        三通不能犧牲主權與國家安全
        連戰當過交通部長、行政院長
        應該知道三通的關鍵在中國不承認台灣主權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