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鼠王》修理評論家

 

「料理鼠王」(Ratatouille)真的粉好看!

故事發生在巴黎的五星級食神餐廳。主廚食神主張「人人都可下廚,但只有無畏者可成名廚」,以及「不是任何人都可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偉大的藝術家可以來自任何角落。」

「任何角落」的理論讓餐廳地底下的小老鼠小米大受鼓勵,他長期觀察廚房,鑽研食譜,立志成為名廚。

食評家安東對食神的普羅觀點疵之以鼻。他的惡毒評論讓食神餐廳一落千丈,食神鬱鬱而亡,餐廳更加淪落。

這時餐廳來了位笨手笨腳的少年雜工小林,他在小米指導下,以一道又一道的佳餚轟動巴黎。安東不信,再度光臨。於是廚師與食評家大對決,安東挑戰小林,要他功夫盡展,端出最佳作品。

小米教小林以法國鄉下平凡料理Ratatouille (焗烤蔬菜) 應戰,安東嚐了一口就陷入對媽媽的懷念,大受感動。食神餐廳又恢復往日的光彩。

片中的法國菜烹調過程,香料飛入湯裡,以鮮豔的色彩,最芬芳的方式,挑逗你的味覺想像。當Ratatouille端上來時,洋蔥、黃椒、茄子、番茄切片滿滿一盤, 上面澆著半透明的醬汁,安東咬了一口,以極其卡通的方式陷入童年時光,是片中最感人的時刻。

食評家由彼得.奧圖配音,很有味道。他的名字 (Anto Ego) 也取得好,就是Ego很大,自我中心的那種人。他在片尾終於承認:

「評論家的工作很輕鬆,不必冒什麼風險,卻擁有評論他人及其作品的權力。我們吹毛求疵批評別人,樂此不疲。但坦白說,大部分被罵得一文不值的作品都比我們的評論有價值。」

這一段話,其實更適合台灣Ego無限大的電視評論家!

 

 

我喜歡迪士尼卡通影片。溫暖,沒有暴力。小白兔被野狼的推土機壓成扁扁一片後,馬上又能跳起來快跑如飛。生命充滿了希望與笑聲。料理鼠王中也有一些驚險鏡頭,如小米被洪水沖走,與家人離散,被廚師追打,最後都能夠化險為夷。

        有學問的影評家卻認為,迪士尼卡通是包著糖衣宣傳資本主義的毒藥。於是,米老鼠把惡貓從高處推下,是宣傳暴力行為。灰姑娘變公主,醜小鴨變天鵝,是罔視階級矛盾的幻想。王子救公主,更隱藏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流暢,被他們當作是膚淺的表率。

我是不信那一套的。電影是大眾藝術,「好看」是檢驗電影的唯一標準。

我不看那種一分鐘就可解決的情節,卻拖上半小時繞不出來的電影;我也不看那種導演自言自語,自己達到高潮,卻置觀眾於不顧的電影。

我只看:不需要動腦筋而且好看,可以讓你哭讓你笑,抒解壓力的電影;以及需要動點腦筋而且好看,可以讓你陷入沈思,嚼出味道的電影。

「料理鼠王」是兩者都算的好電影。

 

 

            《秋水伊人》是法國的黃梅調 

 

 

最近我還看了「秋水伊人。」

          進了電影院才知道是舊片,1964年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哇,當時我幾歲啊?

從片名猜不出劇情。但原名是Umbrellas Of Cherbourg,即「雪堡的雨傘」。故事很簡單:雨傘店小姐(凱莎琳.丹妮)與汽車修理工人談戀愛。他愛她,她愛他,就這樣懷孕了。但他入伍去阿爾及利亞打仗,她嫁給別人。他後來也結了婚,開一家加油站,在大雪天中與舊情人重逢。

電影剛開始時,我覺得怪怪的。怎麼法國人講話像在唱歌呢?法語真的那麼有音樂性嗎?後來才發現整個片子就是用歌唱方式在對話(但不是真正在唱歌),還蠻有味道的。

電影院門口擺了一個大看板,上面的影評說本片「對人世間的兒女私情採取了犀利無情的批判態度。」我看沒有那麼嚴重,就是一個人間經常發生的愛情故事嘛。導演傑克.德米用歌唱這種輕鬆又有趣的方式拍出來,當時叫做新浪潮電影。我看的時候倒覺得有點好笑,這不就是法國黃梅調嗎?「梁山伯與祝英台」也是1963年拍的,可見那個調調當時蔚為潮流。

每個人都會對號入座的愛情故事,好聽的歌,加上鮮明的色彩,「秋水伊人」還是很討人喜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chinhsin 的頭像
    liu.chinhsin

    躲藏世界-劉進興的部落格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