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林來台那天,電影《一八九五》有個試映會,大家都哭了。兩天後馬英九參加了首映會,也頻頻拭淚。但兩種眼淚很不一樣。        試映會是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包的場。銀幕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登陸時,大家都憂心忡忡。心情隨著劇情起伏。看到苗栗義軍吳湯興、姜紹祖等以刀劍火銃對抗配備精良的日軍,都替他們擔心。聽說那個「仍奉正朔,遙作屏藩」的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竟然不戰而逃,都氣憤填膺。最後看到姜紹祖服毒自盡、吳湯興殉難,眼淚就都擋不住了。

        許多當晚要去嗆陳的觀眾,都穿著「反對賣台」的T恤來。大家的眼淚裡,有著太多的聯想。陳雲林不就是來接收的能久親王嗎?誰是奉中國為正朔,棄台灣如草芥的唐景崧?如果不讓歷史重演,我們就需要更多奮起抵抗的吳湯興、姜紹祖。觀眾之哭,是為他們「保衛家園」的高貴情操而百感交集。

       馬英九的淚,報載是因為「電影很淒美」。那他退步了,我本以為他會為義軍抗日而哭呢?不管是因為「電影淒美」,還是因為「抗日」而哭,都跟為「保衛家園」而哭,有很大的差距。

       百年前為了保衛家園,台灣人奮起抗日。我們的祖先打過英勇的仗,最後失敗了。他們接受了被日本統治的事實,只有兩種選擇。不是像印度一樣爭取獨立,就是在日本帝國內爭取自由、民主、平等,為反殖民地待遇而抗爭。獨立的條件尚未成熟,民主自治之路乃成主流。至於重回拋棄他們的中國,並非當時的選項。

        後來跟中國的連結,其實是歷史的偶然。但有些知識份子罔顧歷史,竟然嘲笑上一輩台灣人說日本話、認同日本,甚至指責最近的「海角七號」電影有「被殖民慾望」。這些人腦中沒有「台灣主體性」的概念,認為台灣人沒有權利選擇對自己最好的道路,不管是百年前的抗日,還是後來的在日本體制內求發展,還是最近的追求獨立。在他們眼中,只有奉中國正朔才是唯一的道路。

        台灣主體性必須被承認。至於獨立的台灣要堅持獨立,還是要選擇與美國、日本、或中國統一,只要是透過全民共決。都無可厚非。但挾中國霸權來威脅,非統不可論者卻令人作嘔。那才是殖民主義心態。

         反抗外侮,保衛家園。
1895年時的對象是日本,2008年的對象已非日本,而是中國。「一八九五」首映會的同時,一群英勇的民眾正在晶華酒店向陳雲林嗆聲。他們展現了先賢吳湯興的愛國愛鄉精神。但新的愛國愛鄉者比吳湯興更心碎,因為這次台灣的統治者比逃跑的唐景崧更離譜,竟然聯合外侮,訓令警察暴力打壓人民。

        事件發生時,馬英九正在戲院裡觀賞「一八九五」,何其諷刺啊!



                            刊於 2008.11.30 自由時報 (紅色部分因篇幅關係刪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chinhsin 的頭像
    liu.chinhsin

    躲藏世界-劉進興的部落格

    liu.chi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